前置倉正上演“3公里生死戰”——京東、美團、阿里、拼多多砸數十億搶地盤,核心商圈的布倉密度已到“隔街對壘”的程度!這些巨頭靠區域滲透、品類擴張、模式創新瘋狂搶份額,在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這場“貼身肉搏”已經白熱化。
3公里配送圈已成巨頭必爭之地,各家布倉策略各有側重。京東七鮮的“1+N”模式在華北快速鋪開,望京凱德MALL等核心商圈的6000平中心店為核心,3公里內密鋪衛星倉,形成“體驗+配送”協同網。美團小象超市野心不小,計劃到2027年把閃電倉從3萬個擴到10萬個,還在合肥用“24H超級店”預熱新市場。
樸樸超市的“區域深耕”很見成效,在福州、廈門滲透率達70%,單城GMV超過叮咚買菜上海區域,前置倉數量卻只有對方三分之一。密集布倉帶來的訂單密度提升很明顯,美團小象單倉日均能接2000-3000單,在福州也拿下超70%的滲透率。
這些布局與運營成效,離不開系統精準的策略支撐——廣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社區團購系統就具備布倉策略模擬、訂單密度分析、區域滲透監測等功能,可助力商家復制巨頭的高效運營模式。
為提高客單價和毛利率,平臺們從生鮮向全品類拓展。京東七鮮中心店SKU超6000個,熱食、預制菜都有,還搞“擊穿價”,部分商品比對手低10%。美團閃購和名創優品合作開了800多家“24H超級店”,數碼、母嬰等品類齊全,9.9元3瓶農夫山泉的秒殺活動吸引不少人。
拼多多優化送貨時效,還試建倉庫,想靠低價分杯羹。全品類競爭讓前置倉變了樣,從單純送生鮮變成“家庭應急采購中心”,客單價也漲到60-80元。
降本增效得靠供應鏈和模式創新。叮咚買菜自有品牌銷售額占比超20%,像閩南沙茶醬,出廠價就比品牌貨低30%。樸樸超市在福建80%生鮮直采,葉菜6小時就能上架,損耗率從行業平均8%降到3.5%。
美團閃電倉的牽牛花系統很給力,讓商品周轉效率提了40%,單倉坪效比傳統門店高40.7%。京東七鮮的“倉店融合”,把線下店當體驗中心和供應鏈樞紐,和線上訂單相互配合。這些做法效果顯著,樸樸超市單倉履約費用率從22%降到15%。
華南成了前置倉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樸樸在廣深滲透率超60%,單倉日均訂單2000-3000單。美團小象用“閃電倉+本地供應商”在深圳反超樸樸。
京東七鮮在華南開3.0模式門店,賣潮汕黃牛、清遠雞等本地貨,想靠“產地直供+現場加工”打出差異。競爭激烈讓企業戰略有了分化。叮咚買菜2024年關了廣深38個站點,聚焦長三角;美團計劃2025年在泉州新增25個前置倉,京東七鮮在廣州天河試“即時達+自提”,各有各的打法。
在社區團購運營里,你覺得用戶留存、選品策略、價格管控這三項,哪個更難做好呢?快把文章發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員【chiyanmary】查看《社區團購運營寶典》尋找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