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最近可說是來勢洶洶,席卷整個創投圈。從社區團購平臺“小區樂”完成1.08億元融資,創下社區新零售風口以來最高紀錄后沒多久,“選好貨”在近日宣布再次獲得數千萬融資,以一個月完成3次融資,成為融資速度最快的平臺。從今年8月份到現在,整個社區團購市場瘋狂吸金超過20億元,下一個萬億級市場正在雄雄升起。
社區團購的模式很簡單:企業在每個社區發展團長。團長可以是個體的合伙人,也可以是建立社區小店。團長開展團購業務,通過線上方式運營用戶和商品,線下進行交付。
我們可以看出來,團長在整個模式中發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為什么社區合伙人、社區小店能推動了社區團購模式發展?
首先在流程上,社區團購的團長通過促銷、活動將小區用戶“圈入”微信群,每日在微信群中發布拼團商品信息,一方面將用戶吸引至線上更豐富的商品池(例如:赤焰信息社區團購小程序【微信ID:kevinphotopaper】),促成交易;另一方面,發揮自己的社交影響力和鼓勵用戶自主分享,不斷吸引新用戶,進而實現以客推客的裂變營銷。這也是社交電商的體現。消費者則是在下單后,于約定時間、約定地點小區范圍內自提商品。
社區團長需要有運營單個社區用戶的能力。通常500個人微信社群,每發布一個拼團商品可能只有十幾單,或者幾十單的轉化銷售。因此團長要能持續激活用戶,并適時剔除沒有需求的用戶,引入新的用戶;更要有與用戶的互動能力,能判斷準適銷商品。
所以,社區合伙人實際掌握了終端用戶,他擁有一定議價權。
合伙人VS社區小店,何者更適合當團長?
社區團購如果通過社區小店(店主即為團長)來做,相對更容易建立信任,因為消費者能看到門店內實實在在的商品。同時,門店形態的存在,消費者出入社區總能看到,因此,也能持續影響到消費者。
另外實體門店不僅本身是天然的流量點,還可以放置宣傳物料,發展多種營銷玩法,起到線下引流線上的作用。當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還可以在門店內設置平臺商品專柜,更進一步地起到吸引消費者到平臺消費的效果。
不過社區小店也有劣勢。首先一個難點就是開店難。社區店復制起來會很慢。還有員工培訓的難題,因為店員不僅要做好門店管理,而且要負責社群運營,線上投入的精力并不會比線下少,很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最后線上線下的緊密配合,也會涉及到營銷、庫存、供應鏈系統的打通,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如果是發展合伙人為團長(例如寶媽等社區KOL),與社區住戶的距離可以再拉近一步,社交屬性更明顯,社群的運營和獲客方面都能更有效率。另外相比較“社區店+社群”,合伙人的模式會輕很多,只要在各個社區找到合適的“寶媽”,就可以迅速鋪開。
但是合伙人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面臨效率和消費體驗的平衡問題在這一形態上,可能也會表現得更明顯。
整體來說,以合伙人或社區小店為團長發展社區團購業務模式都各有發展的優劣,并不能直接說明各自的優劣,只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運營模式需求不一樣,其實在不同的階段這種類型都能找到各自的平衡優勢。
但相同的是,無論選擇何者為團長,都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而這就需要更專業的社區團購系統的支持。
赤焰信息系統,就包含了團長專用小程序,聚合了訂單管理、售后處理、分銷核銷、傭金管理等功能,操作便捷,更高效,更輕松。
赤焰信息社區團購小程序,秉持著以小程序賦能傳統行業,讓產業擁有科技的靈魂的使命,為線下實體門店賦能,與移動互聯網進行鏈接,并提供從供應商資源利用,發展社區團長,開發社區會員全套流程的解決方案,助你深挖社區團購市場紅利。
版權所有:http://www.sw3et.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