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零售的沖擊,近兩年的傳統零售業態和電子商務生態的“人-貨-場”三大要素的關系正在出現重構。在這場零售業的改革中,社區團購開始崛起,并創造了百天獲超20億融資助跑的佳績。很多創業者和VC風投都對社區團購的前景充滿了信心,期待著下一個萬億級市場的誕生。
“呆蘿卜”就是其中一個備受期待和關注的社區團購平臺。2016年在合肥創立的社區生鮮電商呆蘿卜,在前期驗證模式后,經歷了兩年摸索終于迎來了社區團購的高速發展的風口,目前已經進入門店復制階段。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呆蘿卜團隊在合肥已經有 95 家社區店(直營+加盟),每月新開店數量為數十家。
今年8月,跑通模式的“呆蘿卜”完成了千萬級美元天使輪融資,創始人表示,融資完成后,主要用于提高用戶體驗和供應鏈效率。
在定位上,呆蘿卜瞄準的是三四線城市家庭生鮮消費需求。這一點讓呆蘿卜避開了與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強勁對手的競爭。因為盒馬、叮咚買菜等面向的都是一線城市市場,較為年輕的家庭和消費者。
當然這一點有利也有弊。因為盒馬想要吸引的消費者,這部分人出于對于方便和即時性的訴求,愿意為支付一定的服務溢價。而相較而言,三四線的家庭在生鮮的消費上,更偏計劃性,對性價比和新鮮度的要求也更高。
那么呆蘿卜是如何解決這個弊端,并在社區團購這個激烈賽道上站穩腳跟,成為領跑者之一的呢?
一、采用預售模式,以銷定采,降低損耗
呆蘿卜的訂單流程是這樣的:消費者通過 APP 下單菜品,由呆蘿卜進行集中采購,在晚上統一派送到社區門店里,消費者在預約的時間段內取貨即可。和傳統生鮮電商不同的是,呆蘿卜自己沒有生產產品,而是根據訂單向供應商采購,以銷定采。
一般來說,生鮮產品經常會產生損耗,行業的平均損耗比例達到了25%,但呆蘿卜的損耗卻能維持在2%左右,也基本沒有什么庫存的壓力。而且在訂單量夠大時,平臺又能夠在向上游采購時壓低成本。
二、開設社區小店,讓消費者自提,
呆蘿卜沒有采用京東到家的送貨上門服務,而是在小區密集處開設了門店作為取貨點,顧客下單第二天自行到取貨點取貨。這種模式有非常多的好處:
1 不用安排配送團隊送貨上門,節省了成本;
2 貼近社區,消費者每天都要出門遛彎,散步的時間順手就取貨了;
3 貼近小區居民,顧客能看到實實在在的菜,放心,很容易獲得信任;
4 有實體門面展示,直接宣傳,獲取流量,吸引用戶;
5 店面小,但可以輻射三個小區的范圍,低投資,高回報,很容易復制。
我們都知道,在社區團購模式中,需要有團長這個關鍵角色,負責銷售、拉新、收集訂單和分發商品,而平臺則負責供應和售后等服務。
一般的社區團購平臺,都是把社區里的寶媽、便利店轉化為團長。但呆蘿卜走得更“線下”:直接在社區門口開設小店,讓小店來承擔團長的工作。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呆蘿卜的策略,理解為社區夫妻老婆店的升級。不過社區門店對于呆蘿卜來說,既是提供服務的場所,也是流量入口所在。
三、基于線下生鮮,線上擴大品類
生鮮是一個消費頻率很高,需求很大的領域。呆蘿卜以生鮮作為切入口,將用戶引到線上。同時呆蘿卜的線上平臺一直在擴展,商品品類越來越豐富。這點跟永輝的崛起策略一樣。
消費者一開始可能只對你的菜肉水果感興趣,但吸引到了線上,之后在線上下單買菜的時候,就有可能順便購買其他像是家居用品、清潔日化等類型的商品。所以,只要你的菜品質量有保證,有價格優勢,利潤空間就能不斷地深挖。
呆蘿卜的成功并不是不可復制的。社區團購的門檻非常低,只要有一套專業的社區團購系統就可以開始了。而微信小程序是最適合的。對比APP,小程序坐擁微信的巨大流量,用戶來得多、上手快、體驗好,開發周期、成本也要低得多。
赤焰信息,秉持著以小程序賦能傳統行業,讓產業擁有科技的靈魂的使命,打造了專業系統的社區團購SAAS平臺,為線下實體門店賦能,與移動互聯網進行鏈接,并提供從供應商資源利用,發展社區團長,開發社區會員全套流程的解決方案,讓你在社區團購的浪潮中揚帆起航。
版權所有:http://www.sw3et.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