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模式最近在互聯網創業圈越來越火,適用的場景也被挖掘出越來越多可能性。例如校園市場,乍看與社區團購毫不沾邊,實則卻被很多業界人士認為是比小區更合適的土壤:擁有大量優質大學生消費者,又是很優質的裂變種子用戶,商家可以快速拉新獲客并提升單量;大學城高校扎堆,校園宿舍一般又成片相連,使得終端配送成本極大降低。大學生社區拼團優勢這么多,那么大學校園的社區團購,具體應該怎么做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廣州赤焰信息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在大學校園運營社區團購平臺,重要的是解決這幾方面的問題:1、學校政策:校方是否在校內開展社區團購業務?如果是大學生創業,是否有相應的政策扶持(經濟、物資幫助?)在校園做社區團購,第一步是要解決學校層面的“允許與否”的問題。2、在哪里做:大學其實是一個大型的社區,其中可以細分到每一棟宿舍樓。你可以將每一棟宿舍樓的宿管(采取自提模式),或者宿舍樓的學生(采取送貨到寢模式)發展成為本樓的“樓長”。這樣能夠從地理上更加接近消費者。3、做什么品類:作為大學生消費核心商品,零食飲料、日用洗化品可以重點考慮,蔬菜食材基本排除,其他品類如水果、美妝等也可以考慮。這里關鍵的是在于三點,【市場分析】:確定核心商品;【貨源】:找到有競爭力的貨源方;【售后】,安全問題、質量問題。4、如何配送:建議由貨源方,發到學校;平臺在學校建總倉,進行分揀,最后配送到各個宿舍樓。5、團隊建設:涉及人才選撥、責任劃分、利益分配等問題。社區團購要深入市場,除了靠團長,還需要策劃一系列活動來推廣品牌。校園有著天然的地推優勢,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時間節點(比如開學、節日),在圖書館、食堂、宿舍口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進行推廣,從而獲取大量新用戶。團長對于社區團購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優質的團長可以快速占領市場。目前小區的團長角色大多是由便利店主和寶媽扮演,學校選擇團長只需以宿舍樓為單位,招募學生店長/宿舍樓長,一是可以超低成本切入校園流量,二是利用宿舍作為提貨點來覆蓋整棟宿舍樓。現在社區團購平臺的配套工具基本都有小程序。從成本和推廣角度來看,小程序開發成本遠低于APP,且具備線上裂變傳播的能力,可以有效留存用戶,因此小程序是最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