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搞特色農業,怎么才能不跟風、真見效?榆中縣大路村給出了答案!靠獨特高原氣候種出優質葡萄,更巧借酒莊資源搞整合,闖出“產銷一體化”葡萄認養新模式——直接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大路村坐擁獨特的高原氣候稟賦:充足日照能滿足葡萄光合作用需求,顯著晝夜溫差則利于糖分與風味物質積累,種出的葡萄甜度適中、果香濃郁,品質穩居上游。
但如何把這份“資源優勢”轉化為“可持續增收優勢”,破解傳統農業“優質難優價”“銷路沒保障”的困境,成了當地產業升級的關鍵考題。而“產銷一體化”葡萄認養模式,正是精準破題的創新答案。
對消費者來說,這份認養遠不止“買葡萄”那么簡單,更像一場深度的“農業參與體驗”:你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偏好,挑選巨峰、夏黑等不同品種,或是選擇早、中、晚熟周期的葡萄進行認養;
通過項目配套的微信小程序,還能實時查看葡萄生長動態——土壤濕度、果實膨大進度、施肥記錄一目了然,像“云監工”一樣見證葡萄從幼苗到掛果的全過程。此外,項目還會定期組織線下品鑒活動,讓你從田間采摘直連酒莊釀酒,完整感受葡萄產業的全鏈條魅力。
與本地酒莊的深度綁定,更讓認養價值“再升級”。酒莊用專業釀酒技術,把認養戶的葡萄轉化為專屬定制葡萄酒——從酒標印上個人印記,到根據喜好調整釀造甜度,讓“認養葡萄”不止能鮮食,還能變成有紀念意義的“專屬佳釀”,大幅提升了葡萄的附加值。
同時,小程序的大數據分析功能還能當“市場參謀”,幫農戶摸清消費者偏好:哪些品種受歡迎、大家更在意“有機”還是“甜度”,數據一目了然,從源頭解決“種得出、賣不掉”的供需失衡問題。
模式落地的成效,早已實實在在惠及農戶與產業:認養葡萄的單價比傳統批發價高出40%-60%,農戶畝均收入明顯提升;而“認養故事”在社交平臺的傳播,還帶動線上訂單增長30%,讓“大路村葡萄”成功“出圈”。
更重要的是,它慢慢攢出了“大路村葡萄”的地域品牌口碑,形成“種植端嚴控品質—消費端精準對接”的良性循環——消費者吃到好產品,種植戶有動力提升技術,整個葡萄產業朝著“優質優價”的方向穩步前進。
文章分享轉發朋友圈,加工作人員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認養農方案》包含共享農場,認養農業的模式,以及實施方案。同時,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