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拼拼又有大動作!8月22日《科創板日報》消息,這個京東旗下的社區團購業務,繼4月在北京房山開出首店后,近期再度在北京新增多家門店——顯然,京東正帶著新打法,重新猛攻社區團購賽道。
從戰略布局來看,京東拼拼的市場滲透路徑已逐漸清晰。通過微信小程序可直觀看到,當前業務版圖已跨越北京、河北、安徽、江蘇等區域。
盡管官方否認"專攻五環外"的說法,但北京及周邊的深耕態勢顯而易見——僅河北涿州一地,6月底至今已新增16家門店,且均錨定600戶以上規模小區,優先選擇具備營業執照的煙酒店、便利店及快遞驛站作為合作點位,精準卡位社區消費場景。
合作模式上,京東拼拼設計了靈活的雙軌制方案。線上端給予商家5%的營業額分成,激勵其拓展線上流量;線下端則采用"進貨價拿貨+自主定價"機制,充分釋放商戶的經營自主性。供應鏈方面采取雙源供給策略,部分商品由折扣超市直供,另一部分則依托京東采銷體系,在保障品類豐富度的同時筑牢供應穩定性。
這類雙軌運營與雙源供給的落地,需要系統層面實現線上線下數據打通、多渠道庫存協同等功能支撐,而廣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社區團購系統的分賬管理、多供應鏈對接等功能模塊,恰好能適配此類模式的技術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京東拼拼的業務形態經歷了顯著迭代。其前身京喜拼拼曾在2021年以"13城同步上線"的強勢姿態切入賽道,四個月內完成12省70余城的覆蓋,單日訂單峰值突破800萬單,展現出驚人的擴張勢能。
2023年6月,京東啟動業務架構調整,解散京喜事業群,將京喜拼拼與七鮮等業務整合為創新零售部,由閆小兵統籌并直接向CEO許冉匯報。此次重啟并非簡單復刻"次日自提"的傳統社區團購模式,而是創新推出融合社區團購、社區服務、線上零售及即時零售的"團店"形態,實現了業務模式的升級進化。
這種模式創新背后蘊含著深層戰略考量。對消費者而言,"團店"模式構建起多元需求滿足體系:社區團購提供高性價比商品,社區服務增強生活便利性,線上零售與即時零售則分別適配不同購物習慣與時效要求,形成完整的消費場景閉環。
對京東而言,此舉有助于加速市場下沉進程,通過社區觸點強化用戶連接,提升品牌在基層市場的滲透深度;同時借助供應鏈整合與模式優化,有望實現運營效率提升與成本控制,增強在社區零售賽道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社區團購市場競爭仍呈白熱化態勢,京東拼拼憑借品牌積淀、供應鏈優勢及創新模式,具備突圍潛力,但也需應對多重挑戰:如何實現線上線下業務的協同平衡、怎樣應對競品的策略調整、如何持續優化用戶體驗等。未來其發展軌跡值得行業持續關注,而其在社區零售領域的探索實踐,也將為行業進化提供有益的參考樣本。
在社區團購運營里,你覺得用戶留存、選品策略、價格管控這三項,哪個更難做好呢?快把文章發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員【chiyanmary】查看《社區團購運營寶典》尋找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