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顆青菜能順帶約家政,手機下單30分鐘生鮮加家電維修一起送到家?社區團購正和本地生活服務玩起“混搭”,這波融合新趨勢藏著不少改變日常的門道。這份全國最新動態梳理,帶你看清頭部平臺的戰略調整、接地氣的創新模式、政策風向和消費新潮流——從下單到體驗的每一環變化,都在這兒了。

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坐穩全國性社區團購頭把交椅后,正全力加碼即時零售。目前已在上海試點“滿39元免費送貨上門”,并計劃8月聯合閃送、順豐同城推出即時配送服務,打造“預售自提+即時配送”的雙模式。隨著美團退出社區團購賽道,多多買菜的大倉分揀量翻倍至每日5000-6000件,分揀員月薪達8000-10000元;其智能分倉系統更將縣域配送成本壓低41%,3公里內送達時效縮至45分鐘,效率優勢顯著。另一邊,美團收縮社區團購業務,將資源集中到即時零售“美團閃購”。618期間,手機、家電等品類成交額增長超2倍,旗下閃電倉數量已突破3萬個,目標2027年沖刺10萬個,全力鞏固即時零售優勢。智慧物業+社區團購:長春汽博會期間,“物小幫×汪星人”達成戰略合作,推出“機器人值守+團購服務+智能響應”一體化模式。通過四足巡檢機器人提升社區安防效率,同時整合社區團購與家政維修、陪診康養等八大生活場景,劍指“15分鐘智慧生活圈”。金融+家政服務:浙江永康農商銀行推出“農商友鄰幫幫團”,把金融服務與家政團購捆在一起。目前已在8個小區試點油煙機清洗、空調保潔等服務,“線上預約+線下服務”的模式讓訂單量月均增長30%,部分收益還注入社區微改造基金,實現服務與公益雙贏。餐飲+社區團購:上海金山衛鎮古城社區長者食堂玩出新花樣,首創“訂餐團購+配送上門”服務。針對老年群體推出12元午餐套餐,滿5份就能成團配送,覆蓋6個小區,10分鐘內送到家,復購率超70%,精準解決老年人就餐難題。
這些跨界融合模式的落地,離不開系統軟件的底層支撐,而廣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社區團購系統的功能設計恰好能精準適配:其場景聚合模塊可對接物業安防、生活服務等多元入口,匹配 “智慧生活圈” 的整合需求;
分賬管理與訂單追蹤功能,能支撐金融 + 家政模式中的公益基金統計與服務預約流程;定制化成團規則、配送范圍劃定及復購數據看板,則可適配餐飲團購的低門檻成團、精準配送及用戶粘性維護需求,成為這些創新模式的技術適配選擇。
全國性監管強化:6月,市場監管總局開展專項檢查,查處社區團購價格欺詐、未明碼標價等違規案例192起,重點打擊惡意抬價行為。
同期,國家十部門聯合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新政》,明確支持直播電商與社區團購融合,要求平臺為生鮮農產品提供流量扶持、建立質量追溯體系,既劃紅線又給方向。
地方政策創新:東莞發布《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對酒吧、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應批盡批”,推動夜間經濟與社區團購結合,虎門鎮夢田音樂LiveHouse開業首日就帶動周邊餐飲零售營業額漲了15%。
深圳則延續電商扶持政策,對年營收超20億元的商貿類平臺企業,按增長額0.5%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鼓勵社區團購與即時零售深度融合。

綜上,社區團購與本地生活服務正從單純賣貨向綜合服務入口轉型。頭部平臺靠即時零售鞏固地位,新興玩家憑本地化創新突圍,政策與技術則推動行業更規范、高效。而消費者對便捷性、品質和情緒價值的需求,將持續重塑社區生活服務的未來。
在社區團購運營里,你覺得用戶留存、選品策略、價格管控這三項,哪個更難做好呢?快把文章發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員【chiyanmary】查看《社區團購運營寶典》尋找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