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到手!多多買菜劍指即時零售,2025年8月將率先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鋪開即時配送服務。在競爭白熱化的零售戰場,這步關鍵落子既是對業務版圖的強勢拓展,更精準對接了消費者日益高漲的即時購物需求。面對這片機遇與挑戰交織的新藍海,多多買菜正以實際行動宣告:要在即時零售賽道搶占先機。
此次多多買菜的即時配送服務,將與京東秒送、淘寶閃購展開直接競爭。目前,京東秒送依托其密集的倉儲網絡,最快能實現9分鐘送達的極致時效;淘寶閃購則憑借與本地商超的深度合作,承諾30分鐘達的服務標準。而多多買菜另辟蹊徑,將目標定為1小時達,在時效上形成差異化競爭,既避開了與頭部玩家的正面時效比拼,又能滿足多數消費者的應急性需求。
多多買菜“自建倉儲+第三方配送”模式為輕資產運營典范。以上海試點看,在浦東、浦西核心商圈設12個前置倉,倉覆蓋3-5公里,儲備超2000種商品,生鮮占60%。末端配送交閃送等第三方,用動態調度系統匹配運力,無自有騎手以降人力成本。試點成效佳,高頻用戶留存率提升25%,25-35歲年輕群體占70%,配送成本較純自營降20%。該模式使多多買菜從“次日自提”升級為“隔日達+即時配送”雙模式,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實現消費場景跨越。
而廣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社區團購系統正為此類模式提供技術支撐,其前置倉智能規劃、第三方運力無縫對接及雙模式切換功能,可助力企業快速復制輕資產運營模式,同步提升用戶留存與成本控制效率。
多多買菜的這一舉措,也是對市場格局變化的敏銳回應。2025年6月,美團優選突然啟動戰略轉型,宣布大范圍退出包括上海、北京在內的19個省份市場,僅保留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活躍的少數區域。這一變動瞬間在即時零售市場留下了可觀的市場空白,據行業數據統計,僅上海地區每月就釋放出約800萬單的社區團購及即時零售需求。
市場空窗期為多多買菜帶來了發展契機,其訂單量隨之大幅增長,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大倉訂單量較之前翻倍,分揀員日均處理量從2000-3000件激增至5000-6000件。為應對訂單高峰,多地倉庫緊急啟動招募計劃,分揀員和司機崗位薪資最高可達8000-10000元/月,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5%-20%。
與此同時,多多買菜在下沉市場持續發力,在云南昆明、陜西佛坪縣等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密集布局自提點,僅佛坪縣一個縣域就設置了50個自提點,覆蓋所有鄉鎮及主要村落,通過“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模式,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更廣闊的基層市場,進一步鞏固下沉市場優勢。
為更好地整合資源,多多買菜推出針對性的雙貨盤策略。在下沉市場,繼續保留高性價比的白牌商品,通過規模化采購和集約配送,將履約成本嚴格控制在1元/單以內,持續發揮性價比優勢,滿足縣域及鄉鎮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需求。
在中心城市,則快速吸納美團優選退出后釋放的品牌供應商資源,目前已與超過200家區域知名品牌達成合作,商品品類從原先的生鮮為主擴展至家居百貨、個護美妝等多個領域,客單價較之前提升30%,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此外,多多買菜還針對性地提高了團長傭金比例,部分一線城市的團長傭金漲幅達50%-100%,通過更具吸引力的激勵政策,吸引了大量美團原團長加盟。同時,整合美團退出后閑置的運力資源,與區域物流公司達成合作,以此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多多買菜正借助即時化與數字化的雙引擎,重塑自身競爭力。其依托成熟的“農地云拼”模式,直連全國10萬個農產品基地,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直達供應鏈,日均處理4000萬單生鮮訂單的強大供應鏈體系,為即時零售業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鞏固社區團購基本盤的同時,以“低價提速”的策略切入即時零售賽道,通過差異化的時效服務和靈活的價格體系,在2025年下半年的零售格局變動中,試圖占據更主動的地位。
從社區團購的下沉市場深耕,到即時零售的一線城市突圍,多多買菜的戰略升級既是對消費需求變遷的順勢而為,也是零售行業格局重塑的縮影。其探索的“輕重結合”模式與差異化路徑,或將為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而這場關于速度與成本、規模與體驗的零售競賽,也將在更激烈的碰撞中迎來新的篇章。
在社區團購運營里,你覺得用戶留存、選品策略、價格管控這三項,哪個更難做好呢?快把文章發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員【chiyanmary】查看《社區團購運營寶典》尋找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