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隨著在“懶人經濟”下成長的互聯網一代逐漸升上大學,極為火熱的O2O跑腿服務也隨之在校園市場內萌芽,有償的“校園跑腿”開始成為一種現象級的商機。
作為一種用戶需求頻率高、前期投入較低的創業項目,校園跑腿賽道吸引了很多校外企業和在校創業的大學生,各種校園跑腿群、跑腿服務平臺在全國各地的高校涌現出來,造就了不少成功的校園創業案例。
南京市某高校的小U,就是這些案例的其中之一。在創業前,小U就是一個極為關注互聯網行業資訊的學生,平時也很積極地嘗試各種學校及周邊的兼職,例如餐廳服務員、送外賣、發傳單、展會指引等。
也是因為這樣,小U也在QQ和微信上加了很多校園跑腿群,因此對這塊業務的商業模式十分熟悉。在小U看來,群模式的校園跑腿服務,存在著諸多弊端:
1、微信群中人多口雜,不易管理。需求發布易遺漏,難以協調匹配;
2、微信轉賬下單,人工結算傭金,過程繁瑣,耗費人力,容易核對不上;
3、線下跑腿服務質量很難被監管,售后服務不夠完善,容易導致用戶不信任。
4、能同時承接的跑腿任務與跑腿員數量正相關,發展速度慢,“天花板”明顯。
正因如此,在決定自己創業做校園跑腿時,小U首先就確定了不會用群模式來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U認為,既然要創業,就應該選擇更專業更智能化的工具,以長久的經營為目標。
在良久的搜索與比較后,小U選擇了赤焰信息的校園跑腿小程序系統(微信ID:yanyuncrm)。在小U看來,赤焰信息的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群模式的弊病:
1、需求方信息在小程序發布,訂單明細都清晰可見,跑腿方即時接單。大大提高了跑腿服務效率和需求方的使用體驗;
2、需求方通過小程序支付傭金,服務完成后系統自動結算轉賬,高效便捷,為平臺節省大量人力成本;
3、系統提供線上互評機制。服務完成后雙方互相評價,保障雙方權益,完善售后服務。
4、系統采用共享經濟思維的眾包跑腿配送模式,用戶既可以發布任務,也可以成為跑腿員,在小程序上隨時接單。這讓平臺的訂單承載量和規模不再受到限制,更容易迅速擴大發展規模。
平臺搭建就緒后,小V開始從線下地推、宣傳物料與線上推廣、朋友圈宣傳等渠道,進行前期的預熱和推廣。而此時的赤焰信息的校園跑腿配送系統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比起需要下載、注冊、登錄等環節后才能使用的APP,小程序只需要引導用戶掃描二維碼便能開始使用,并且用完即走,不占內存,用戶體驗靈巧便捷。
另外,對比推廣宣傳基本全靠自己的人脈的微信群,赤焰信息系統也提供了優惠券、分享得積分等玩法,使平臺的獲客效率大大提高。
今年3月初,平臺正式上線,不到一周便發展用戶超過5600人,是學校學生總量的近半數。隨后平臺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態勢,在6月份期末時,平臺除了小U所在的學校,也進駐了附近的兩所高校,用戶總數達到了14000余人,每日活躍訂單數在800單左右。從上線至今,算下來每個月能為小U帶來約11萬的收入。
赤焰信息校園跑腿小程序,秉持著以小程序賦能傳統行業,讓產業擁有科技的靈魂的使命,為校園創業、校園市場賦能,更提供校園外賣、校園商城、校園交流、校園閑置、校園租賃、校園兼職等校園O2O模塊的升級拓展服務,全面覆蓋校園場景,助校園平臺高效獲取用戶,搶占校園服務的藍海市場。
版權所有:http://www.sw3et.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