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是社區零售和生鮮電商的交集。從商品結構角度看,社區團購現階段主要聚焦家庭廚房;從長期角度看,以“引流”為核心到“差異化”為核心,是社區團購電商對于用戶的培育過程,也將是平臺選品和盈利的關鍵策略。
1、社區零售和生鮮電商的交集
社區團購是社區零售和生鮮電商的交集,是介于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之間的一種消費狀態。社區團購既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又依托于線下的社區。從消費者視角來看,社區團購的主要特點有:a、“預售+自提”模式;b、社交關系為樞紐的“團長”模式;c、聚焦家庭,SKU 較少。
社區零售,指以社區為中心的近景消費,其商品主要為具備高頻剛需性質的食品和日用百貨,傳統模式包括社區便利店、夫妻店、水果店等。生鮮電商,指以生鮮類產品為核心的電商平臺,隨著模式的不斷更迭,現類型主要有O2O模式、自營前置倉模式和社區團購模式等,拉動著生鮮食品線上滲透率不斷提升。
以“引流”為核心到“差異化”為核心,是社區團購電商對于用戶的培育過程,也是平臺選品策略需要遵循的規律。
社區團購的商品運營邏輯類似于電商店鋪的運營邏輯:通過引流品吸引新用戶,爆品刺激用戶下單;再根據主推品樹立平臺形象,以基本品優化毛利,為后續盈利做鋪墊。
現階段社區團購的商品依然處于以 “引流品”和“爆品”引流的初級階段。若社區團購平臺想步入盈利區間,需要通過“差異化”主推品建立平臺形象,留住團長和客戶,再通過圍繞用戶生活的基本品提升獲利空間。生鮮產品難以成為基本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易損耗且難以標準化,隨冷鏈物流搭建不斷完善,生鮮品向標品轉變或將成為社區團購平臺突圍的方向。
1、下沉市場適配度高,家庭是主要消費單位
社區團購在下沉市場適配度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a、熟人社交購物適配團長模式;
b、關注流行/低價商品適配少SKU多爆品的商品結構;
c、家庭大多以孩子為中心適配商品以廚房食材為主的特點;
d、閑暇時間較多適配“預售+自提”模式。
社區團購用戶以下沉城市的已婚女性為主,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購買。根據新經銷2020年的統計,女性占社區團購平臺電商的會員的86%;已婚占社區團購用戶的 92%;30-49歲群體占社區團購用戶的64%;下沉城市用戶群體占社區團購用戶的77%,為社區團購的核心用戶。
2、高線城市生鮮渠道多樣,消費需求分化
高線城市生活節奏快,購買日用生鮮的消費渠道多樣。居民在一二線城市購買生鮮和日用品的方式有許多,主要有:
線下門店(包括超市、便利店、傳統農貿市場和現代生鮮店鋪等);b、即時電商(分為平臺模式和自營模式);
c、社區團購模式。在社區團購模式中,SKU只有400-2,000個,相較于其他電商平臺較少。
即時類生鮮電商的用戶更加年輕,社區團購彌補40歲以上用戶生鮮線上零售消費需求缺口。
社區團購對傳統生鮮鏈路的取代自銷地以一、二級批發市場開始。按覆蓋范圍對標,社區團購共享倉類似銷地一級批發商和批發市場,而中心倉類似于銷地二級批發市場。即中心倉和共享倉取代了傳統供應鏈中的銷地較高層級的批發市場。
秋冬團購選品品類推薦
食品類:火鍋食材,速凍食品
社區團購在疫情期間火爆,許多人靠小程序商城來解決一日三餐的日常所需,這個習慣也保留到現在,因此食品類在社區團購平臺銷售最為火爆。秋冬季節在食物品類上,可適當增加一些火鍋食材,例如丸子,火腿,肥牛片,蘑菇,生鮮時蔬等,會有相對穩定的銷量。另外,冬日人們更喜歡晚起,可售賣一些早餐速凍食品,夜宵速凍食品。
日用品類:被子,保暖產品
冬日天一冷保暖產品銷量就會猛增,商家/平臺現在就可以引入被子,保暖杯子,暖手寶,電熱毯等剛需產品。再加上這類產品種類多,差價大,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往往難以選擇。團購平臺推出產品并結合圖文宣傳,團長推薦,用戶容易心動下單。而且這類價格不透明的產品,商家容易賺取更多的利潤,實現純盈利增長。
服裝類:羽絨服、大衣棉服
現在的人們習慣在電商平臺購買衣服,商家推出羽絨服,大衣類,棉服類服裝,也有一定銷量。尤其是羽絨服,正是冬天的熱賣品類,商家可選擇質量好一些,性價比相對高的羽絨服產品,放在平臺上售賣。
特殊產品:節日禮盒,水果禮盒
秋冬也是送禮熱門時節,商家可適當推送一些禮盒,例如節日禮盒,感恩回饋禮盒、圣誕禮盒,新年禮盒。水果禮盒、糕點禮盒等。禮盒滿足了人們送禮的需求,也節省了人們挑選禮物的時間,在市場中也頗受歡迎。
對商家來說將產品包裝成禮盒還有多重好處:1.組合搭配,一次性售賣的產品更多。2.禮盒裝與普通產品意義不同,用戶默認定價更昂貴,卻依舊很吃香,售賣禮盒商家有更多的利潤可賺取。
以上就是廣州赤焰信息為大家整理的秋冬社區團購熱賣品類,商家可以根據自己平臺的品類情況,適當的挑選一些符合的產品加入,豐富平臺的商城品類,增加平臺銷量。如果想添加品類,卻找不到資源,也可以選擇廣州赤焰信息,搭建赤焰社區團購系統,進入赤焰聯盟找供應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