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蔬菜價格上漲引發關注。10月25日,新京報記者獲悉,部分生鮮電商平臺通過加強供應鏈直采能力等保供保價。淘菜菜啟動“本地菜”計劃,直連全國300個基地助力平價保供;叮咚買菜采取多產地補充供貨,保證供貨穩定。
針對這一波蔬菜價格波動,淘菜菜方面發布“本地菜”計劃,通過發揮全國范圍的直采直銷網絡,直連全國近300個菠菜種植基地,確保菠菜市場供給充足及價格穩定,幫助農民增收。
叮咚買菜方面表示,目前市場上確實出現了部分葉菜價格波動的情況,原因是這些葉菜的產地因天氣等原因出現了供應異常,整體出貨量變少。“目前,叮咚買菜整合了包括東北、山東、云南、華東等地的基地資源,特別是目前品質較好的云南產區,利用供應鏈直采能力,多產地基地補充供貨,保證供貨穩定。”
連續降雨,蔬菜價格陡增
據報道,進入10月,北方多地遭遇異常強降雨,農產品生產受到波及,其中蔬菜價格漲勢最兇,部分蔬菜價格已經超過豬肉。其中漲幅最大的蔬菜有黃瓜、菠菜、白蘿卜、洋白菜和茄子,環比漲幅分別為28.2%、21.3%、20.8%、18.0%和17.2%。
北京新發地監測的農產品價格顯示,10月20日,茼蒿、菠菜、空心菜等鮮嫩蔬菜平均價格為9.5元/斤。當天白條豬(肥)價格為8.25元/斤,散雞蛋價格為5.1元/斤……
該報道稱,拉動此波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產區從9月末開始到整個國慶假期出現了大范圍、長時間的連續降雨。盡管北京地區降雨總量并不很大,但是北方蔬菜主產區多地的降雨卻是連綿不斷,多地都有菜田受淹現象。
社區電商們應該怎么做?
此前有觀點認為,從長遠來看,社區電商有可能具有降菜價的潛力,因為當前各家社區電商平臺正處于閃電式擴張的初期,運營成本會相對較高,隨著它們逐漸占領優勢,對渠道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之后,成本是可以進一步下降的,與此對應的是菜價的下降。
不過,仍有菜農和攤販對此表示擔憂。據報道,近日在北京走訪時,有攤販表示,社區電商有潛在的風險,"在競爭初期,互聯網平臺利用巨資,對傳統實體店形成優勢,等消費者發現,生鮮行業被壟斷,優惠力度不大了,想再回頭找實體店,也許,家門口的小店已經關門了"。
針對此輪蔬菜漲價,淘菜菜采購相關負責人羅杰表示,在蔬菜生鮮的采購過程中,社區電商能做的就是一件事,"既不漲價,也不降價",保持原有利潤穩定蔬菜價格。
在他看來,科技化手段完全可以彌補供給不到位,區域供給不平衡的問題。有的地方買不到,有的地方爛在地里,這樣的情況過去時有發生,信息化可以調控、減少上述情況。這也是社區電商和電商,主要發揮的作用。
赤焰信息團購系統擁有豐富的后臺管理功能,包含商品、訂單、會員、配送、財務、營銷等多個管理模塊,每個模塊下面也有許多個功能分支,這些功能共同組成一個強大的系統后臺。能夠幫助商家更好地對系統中的各部分進行管理,此外還擁有晚上的數據統計功能,可以幫助商家詳細了解水果蔬菜等商品的銷售情況,從而調整運營方面的策略。
社區團購系統為水果蔬菜等商品的銷售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與發展機遇,商家可以抓住這個機遇開展網上的生鮮商品銷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