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社區團購平臺,大家隨口說出的會是: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盒馬鮮生等。而同樣作為互聯網巨頭蘇寧旗下的社區團購業務“蘇寧菜場”似乎沒什么關注度。
蘇寧菜場誕生于2019年,同樣在疫情期間,追隨大眾腳步,進軍社區團購。從一開始的在上海的生鮮加工倉的建立,蘇寧菜場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隨后在短短數月的時間里,蘇寧菜場在武漢就已經布滿300多個社區。
3月份的時候,社區團購巨頭們似乎達成共識,紛紛采用“燒錢補貼”來搶占市場的方式。一時間蘇寧菜場的銷售額環比增長7倍,用戶復購率達到61%。這也讓蘇寧菜場有底氣,開始進軍武漢、南昌、南京等二、三線城市的市場。
在武漢,蘇寧菜場團長劉先生,近來就發現日銷量急劇下滑。陳先生說道:自己本是開雜貨鋪的,后來受到蘇寧菜場的邀請,就成為了團長。“蘇寧送貨快、送貨及時”,那時候陳先生一天能有200多單,對蘇寧菜場也是贊不絕口。
可是好景不長,到現在為止,每天的日銷量只有十幾單,陳先生也是“退團”了,畢竟這單量,簡直就是白打工了。
蘇寧菜場局勢的改變,主要還是內外部的競爭激烈。
在外部,監管“降溫”社區團購商品補貼,加之夏季冷鏈成本上升、管理難度提高,主流社區團購玩家也紛紛退居二線,由攻轉守、鳴鑼收兵。
在內部,蘇寧給恒大投資的200億。在恒大宣布破產的時候,這200億從債轉為股了,因此手頭資金的欠缺,也阻擋了蘇寧菜場的發展。
面對這樣的形式,蘇寧菜場關閉了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業務。另外還有外部消息稱蘇寧將在年底關停所有的蘇寧菜場項目。
難道蘇寧一點挽救局面的能力也沒有?當然不是了,社區團購作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蘇寧肯定不會丟了這塊蛋糕,而是轉向社區團購賽道的另一個競爭點“團批”。那究竟蘇寧還有啥能力,可以卷土重來呢?
其實蘇寧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線下實體業務,蘇寧小店有近千家,蘇寧零售云店近8000多家,布滿每個城市及每個縣區,而團批業務需求,就是大批量地售貨于團長,然后由團長來售賣,這樣可以降低庫存以及配送成本。
實際上,社區團購經過不斷的發展,價格已不再是“保護傘”,最終考驗的還是供應鏈、履約和運營能力,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供應鏈源頭直采和履約社會化協作。
團批平臺的商業模式簡單,社區團長集中小區消費者的訂單,提交給供應商,后者以銷定采、直接向團長發貨,雙方賺取銷售價差。
團批模式體量輕、利潤空間大,有穩定供貨渠道的平臺或門店,能在區域市場快速實現盈利;上海一家名為“十全海鮮”的實體店,就在當地合作了800多位團長,并直接向他們供貨,利潤率能達到20%-30%。
在社區團購賽道上,相比于投入門檻已經被無限抬升的平臺型模式,團批市場投入小、風險低,在區域內可以快速復制;從業務體量上看,適合現階段的蘇寧易購來試水。
因此團批業務對于本地化供應商來說,有更加緊密的貼合性。首先以量定銷,薄利多銷是供應商一貫的銷售方式,并且團批的方式,價格方面更加實惠,同時利用社區團購模式的預售+自提,次日送貨的方式,能減少更多人力成本。
最重要的就是,供應商做團批,是一種“現金流”的交易方式。供應商后期的運作也更加方便。同時也不用“開店”的成本,減少中間商的差價,團批業務將會成為下一個競爭風口,而且對本地化的供應商非常有利。
那么要做團批業務,少不了專業工具的幫助。赤焰信息的社區團購系統中,就能幫助商家更好地去運營團批業務。
批發商城
在赤焰信息的社區團購系統中,12大商城之一的批發商城可以幫助商家平臺開展團批業務。
商家只需在后臺為相應人員設置批發角色,該人員即可獲得平臺查看權限,設置批發商品和下單。
商家可以利用團批玩法,幫助平臺在留住老客戶的同時賣出更多訂單,做好這個互聯網業務。
當然,系統中還有豐富的營銷體系,可以幫助商家更好地開展各種營銷活動。
赤焰信息的社區團購系統包括限時秒殺、優惠券、多人拼團、盲盒營銷、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等超過300種營銷推廣和社交裂變玩法。從推廣、互動、留存、交易、復購五個維度為平臺實現快速成交量,實現用戶量和訂單量雙增。
面對團批帶來的紅利,社區團購商家可以選擇專業的工具開展團批業務,為平臺帶來更多的訂單收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廣州赤焰信息系統試用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