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和蔬菜作為大家的必需品,每天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對于眾多的水果店商家來說,水果的需求是大,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客流量大幅度減少,再加上互聯網巨頭的“下沉市場”,水果店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傳統的水果店是通過中間商的拿貨方式,這種方式往往成本增加了不少。現在通過互聯網,很多的商家通過和供應商聯系,直接發貨到水果店商家手上。
廣州的陳先生作為赤焰信息的合作客戶,就說出了他的心聲。陳現在一開始是開高檔水果的店鋪,因為店鋪定位做得好,吸引了不少的客戶。隨著社區團購巨頭對于生鮮市場的“搏殺”,陳先生的店鋪生意一落千丈。
隨后就找到赤焰信息,合作社區團購系統。由于陳先生之前已經積累了不少的忠實用戶,團長人選自然就有了。就是通過這樣結合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陳先生也建立了自身的私域流量,每天的訂單平均都有3000多單。
那么這種互聯網結合方式,到底能為水果生鮮類行業結合哪些問題?
1、預售制,以銷量定采量。
在此之前,水果店采購水果時,只能憑歷史數據和經驗估算銷量,制定采購計劃,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準確。訂多了,容易積壓,最后爛在倉庫里,產生損耗;而訂少了,就容易出現空貨,錯失商機。
而社區團購特殊的銷售機制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平臺只要提前兩三天發起預售,通過團長組織銷售,群內成員訂貨。消費者預付貨款,平臺預先收款,不光可減輕資金壓力,還能提前鎖定銷量。
2、集中配送+自提,節省成本。
社區團購售出的商品由平臺負責送貨到指定地點,團長分發,顧客可近距離取貨。把商品送到離顧客最近的地方,是社區團購明顯的優勢。
為方便消費者取貨,平臺在連鎖的水果門店覆蓋的商圈內,以小區為單位集中時間和地點送貨,比如在下班的高峰時間送貨。
這種集中配送的模式,在物流成本的節省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共計100斤蘋果的配送:普通模式是,每個客人買2斤,那就需要進行50次不同時間地點、挨家挨戶的配送;社區團購模式是100斤蘋果統一送到團長那里,一次搞定,不用負責“最后100米”的配送。
兩種模式,物流成本孰高孰低,可以說一目了然。
系統提供“區域配送”功能,商家可以將門店按區域進行劃分和串聯,制定最合理的車輛配送線路,以“一個區域、一條路線、一輛車、一位司機”的“四個一”配送模型,實現最高效的配送,降低車輛配送時間和成本。
所以對于水果商家或者說是傳統商家,一定要注意這個轉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會永遠是夕陽行業。利用互聯網對傳統行業進行轉型才是實體商家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