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價格戰之后的社區團購市場中,各大社區團購平臺開始精細化運營,著手發展供應鏈,提升自己的履約效率,其中不乏一些早期就在不斷優化供應鏈的平臺。
社區團購的供應鏈直接關系到平臺的利潤空間,平臺想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供應鏈實力。
供應鏈,是指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供應鏈結構。
我們可以把供應鏈描繪成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生產企業構成樹根;獨家代理商則是主干;分銷商是樹枝和樹梢;滿樹的綠葉紅花是最終用戶;在根與主干、枝與干的一個個結點,蘊藏著一次次的流通,遍體相通的脈絡便是信息管理系統。
從生鮮零售過去幾年的發展來看,單純的模式創新難以形成壁壘,容易被擁有更大流量和資金實力的對手所模仿;只有深耕供應鏈,才能提升利潤空間,建立核心競爭優勢。
具體到社區團購,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商品組織和配送交付,即選品采購、中心倉-網格站-提貨點的倉配物流和居民自提三大環節,而對于這三大環節的優化也正是社區團購模式跑通跑順的關鍵。
企業要真正打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彈性采購能力,并建立穩定而優質低價貨品供應,還需從選品定位和采購把控兩方面入手,這直接影響履約成本和購物體驗。
選品定位:基于顧客群體特征和消費場景確定品類結構。社區團購的核心是滿足家庭生活場景的一站式購物需求,其品類結構必然會從高頻的生鮮往下延伸,覆蓋家庭消費的所有品類。
采購把控:獲得穩定、優質低價的貨源。目前部分社區團購平臺存在缺貨少貨問題,尤其是熱門商品無法保證銷售的延續性,影響消費體驗。所以社區團購競爭也會持續向上游延伸。
在社區團購業務中,倉儲物流主要指從中心倉分揀、打包、裝車——網格站接貨/二次分揀——自提點接貨/上架的全過程,其背后反映的履約成本是社區團購模型中最大的成本項,因此高效的履約以提升利潤率是平臺競爭力的關鍵。
在具體環節的效率層面,社區團購系統支持三種形式的配貨單,分別對應采購、分揀裝車、到店卸貨三個環節,以清晰的信息展示,杜絕供應鏈失誤,并為采購人員、分揀員、車輛司機提升工作效率,進而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效率,降低生鮮的損耗。
對于社區團購平臺而言,可以通過打造爆款+滿足一站式購物的產品組合,重點布局線下零售業態缺失的區域、調動團長推廣動力等,來提升區域內訂單密度,從而提升配送車輛的滿載率,以減低配送成本。
除了大倉—網格站—自提點的配送機制完善之外,供應鏈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供應商,如果供應商延遲發貨或者貨品不足,就算平臺的物流體系再好,也趕不上進度。所以通過專業的工具為供應商配備管理后臺,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社區團購系統包含供應商后臺,團隊只需在系統的管理后臺創建供應商賬號,供應商就可以用團隊給的帳號密碼登錄供應商自己的管理后臺,進行以下功能操作:
供應商可以自行上架、編輯或刪除商品,導出商品二維碼海報等;
供應商可以隨時查看訂單,導出配貨單,提高配貨與交付效率;
從多個維度查看商品的銷售數據,方便供應商自行調整商品結構;
供應商可以隨時查看、管理和提現資金,有利于平臺建立信任。
這樣一來,就可以將貨源、物流和倉儲的管理都交由供應商自主經營負責,平臺只負責對接需求與供應兩端,大大減少工作量和投入成本。
平臺想要在當前的精細化運營競爭中取勝,打造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獲得更好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工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