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以社交為核心的高頻、低成本模式重獲市場的關注。拼多多、京喜、云集、唯品會、蘑菇街、小紅書、興盛優選、十薈團等已經開始在社交電商領域排兵布陣,社交電商必將成為未來幾年內多家傳統電商平臺的發力點,新的零售戰爭一觸即發。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我國的網絡購物市場中,移動電商的交易規模每年都在上漲,而在移動電商當中社交零售交易規模也有大幅的提升,數據預估,2019年中國社交零售用戶規模將達到5億,社交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5.47萬億,2018年的同期數字為3.19萬億。 大家要知道,淘寶自開創以來到2016年才破3萬億。然而今天大批量的社交電商平臺才開始崛起,如花生日記、購拉拉、美聯優選等平臺便迅速占領了大家的朋友圈,可見社交電商發展何其迅猛。 在中小型網絡零售商家里,也越來越多從傳統的電商平臺網店,轉型去自己搭建社交電商模式的商城小程序。那么對比傳統網店模式,社交電商系統為何越來越受商家青睞?今天廣州赤焰信息就為大家解答。 1、目前,社交電商平臺一般采用的模式是低價分銷,不用囤貨,一鍵代發、轉發,這種模式很適合做兼職,或者說是全職的寶媽,不像微商以護膚、美妝品牌為主,現在主要以品牌服飾為侵入點,各種品牌、高中低檔都有,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自然能被大家所接受。 2、輕創業模式和微商有些類似,這個模式是在微商發展有阻礙之后,由用戶們自然選擇出來的真實賣貨,做質量、做口碑的銷售模式,但依托的也是微信平臺,原因是微信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商家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 3、傳統電商競爭相對激烈,并且操作復雜、投入大,讓中小賣家舉步維艱,更重要的是商品沒有核心優勢,產品的同質化相當嚴重,銷量跟排名息息相關,沒有好的排名就沒有銷量,想要排名就要刷單。眾多商家都陷入了刷單不一定有效果,但不刷單就只能“等死”的尷尬局面。 傳統電商運營成本持續增長,傳統網店需要搭建、囤貨、拍攝產品圖、上傳文案、營銷廣告、客服、物流打包、售后服務等等,繁瑣的流程導致營銷成本逐漸升高,除了那些有著充足的資金和完善的供應鏈的商家,其他商家基本很難存活。 數據顯示,目前淘寶平臺店鋪有約1000萬家,盈利的不到300萬家,如果不去刷單置頂,便隨時會被淘汰。 隨著運營成本的提高,商品價格也隨之提高。其實現在有些網店的商品,價格已經和實體店商品相差不大了,用戶選擇網購也從最初的“求便宜”變成了“圖方便”。 現在崛起的社交電商,借助著自媒體的“高速列車”則發展得順風順水,從前端到后端,由平臺統一解決,商家只負責銷售,幾十上萬人經營一家店,商品信息能夠在自媒體上迅速傳播,快捷輕盈的商品流通,商家營銷更輕松。 更多詳細信息與系統試用,歡迎添加微信15322308350,或掃描文末圖片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