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初,疫情依舊反復,不少地方建議沒事少聚集,多居家少走動,這就影響到許多人習慣在網上買菜買日常用品。
好在近幾年,在國家扶持和“互聯網+”政策的影響下,全國各地不少果農果園、農場農莊、養殖場等農產品商家,都開始借助互聯網渠道,搭建起直達小區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做起了小區農產品配送的生意,在疫情期間,這類農產品小區配送平臺興起,生意火爆。 然而農產品的社區配送平臺是不是真的這么好做呢?農蔬小區配送,怎么做才更靠譜?今天,赤焰信息就與大家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根據赤焰信息對業界人士觀點的總結,以及對行業發展的觀察得出的結論,農產品商家如果想做好小區配送,在模式上必須做到2點,才有可能做到盈利: 農產品具有保質期短、易損壞的特點,所以必須要有一個渠道,先把小區里的居民需要多少數量的農產品這些信息收集起來,商家再按著需求,把相應數量的農產品送到小區,否則只會白白降低新鮮度、造成損耗。 農產品的特點,注定了不能走普通電商平臺按“件”進行快遞配送的模式,而只能按“批”來安排冷鏈車進行配送。在源頭(商家的種植/養殖場)相同,目的地(社區)也相同情況下,批量配送顯然要比零散配送的性價比高得多。 根據這兩點,我們可以整理出來,最適合農產品商家做的小區農蔬配送的模式,其一整套的流程應該是這樣的: 商家在每個小區里,都各建立一個負責收集本小區居民購買需求的渠道。對于這個渠道,有條件的商家,可以直接在小區周邊開設門店。當然,開設門店會產生大量的店租、人工和水電成本,這可能不是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商家們愿意承擔的; 所以這里赤焰信息也為不想開店的商家提供一種方法,那就是采取招募“小區代理人/合伙人”的形式,跟小區里比較有人脈的業主、小區物業或周邊的便利店合作,給予他們一定的傭金(一般為銷售額的10%),來讓他們來承擔這個渠道的作用; 關于收集需求的形式,可以采用“微信群+小程序”的形式,也就是讓代理人在小區里建立微信群,把居民拉進群里;商家則做一個微商城小程序,作為居民購買下單的平臺; 每次當農產品快到可以銷售的時期時,商家可以用預售的形式,提前1-3天的時間開啟農產品的團購,讓每個小區的代理人在微信群進行宣傳,并且把小程序分享到群里,讓群里的居民點進去參加團購、購買下單。 關于預售的時間,建議最長不要超過1個星期。因為從居民下單到商家發貨,這中間的時間越長,則需要越大的價格優惠,才能讓居民愿意購買和等待; 當農產品正式可以發貨時,商家再根據商城小程序上的購買量,安排配送車輛,一個小區的購買量為一批,批量地運輸到每個小區。 關于具體送到每個小區的哪個地方,送到之后怎么交給每個購買的居民,則可以視情況決定,例如:由配送車輛的司機,或商家安排人員,在貨品送到小區后再送貨上門;或是由代理人進行收貨,消費者之后再自己去提貨等模式,都不失為一種方法。 這種模式,同時實現了“按需”和“批量”2個關鍵點,并且將業務的宣傳成本和物流成本也降到了最低。 只需要擁有小區代理人和商城小程序這兩點,商家就可以迅速地開展這種模式的社區農產品配送業務。而對此,商家可以選擇赤焰信息的社區團購軟件(微信ID:chiyanmary),來同時滿足這兩種條件: 1、軟件提供多種能為商家快速招募大量代理人的玩法,例如區域代理、社交裂變等; 2、軟件可以為商家創建穩定流暢、設計美觀的商城小程序,內置超過30種營銷工具,例如秒殺、優惠券、視頻直播等,讓商家充分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欲; 3、商家通過軟件創建的小程序,所有用戶數據和利潤都完全屬于商家,消費者支付的錢款也是實時進入商家賬戶,沒有手續費和中間環節; 4、軟件還為商家提供了與小程序配套的管理后臺,功能全面,操作簡單便捷,讓商家輕松高效地管理業務的人、貨、車、錢 上文所介紹的社區農蔬配送模式,其實就是這兩年非常火爆的一種社區電商模式,名為“社區團購”。據赤焰信息了解,采用這種模式的平臺,像是興盛優選、美家買菜、食享會、十薈團、同程生活精選、考拉精選等等,都是已經做到了每月銷售額破億、破5億甚至10億的規模。現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商家靠這個模式實現了致富。 赤焰信息社區團購小程序系統,秉持著以小程序賦能傳統行業,讓產業擁有科技的靈魂的使命,專為這個模式而設計研發。我們擁有從事互聯網行業經驗超過10年的團隊,為商家承包技術、產品、運維三個層面的售后服務,還能提供互聯網營銷、運營指導、活動策劃等增值服務,助農產品商家玩轉小區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