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不缺想法,但能讓農產品“出圈”、村民穩增收的模式才夠“硬”!合肥廬江云嶺村就靠一套“認養+品牌”生態養殖模式,不僅打破了“好貨賣不出好價”的困局,還為當地農業注入新活力,更給全國想搞特色農業的鄉村,遞上了一份能落地的實干方案。
云嶺村地處合肥廬江,坐擁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清新的空氣、優質的土壤,為發展生態農業奠定了天然基礎。近年來,村子沒有盲目跟風,而是精準聚焦紅色椒、黃皮椒等本土特色作物,將其作為生態農業的核心抓手。
這些作物不僅口感佳、品質優,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在市場上本就有潛在競爭力。但難題也隨之而來:如何打破“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走不進大市場”的困境,讓優質農產品真正實現價值變現?
為破解這一難題,云嶺村主動擁抱互聯網浪潮,搭建起專屬的小程序認養平臺,正式開啟“認養農業”新模式。在這里,消費者不再是被動購買,而是可以根據自家需求,靈活認養紅色椒、黃皮椒等作物。
認養后,通過平臺就能實時查看作物生長動態——從播種時的破土出苗,到施肥時的科學配比,再到灌溉、采摘的關鍵節點,全流程透明可追溯。這種“看得見的種植”,既滿足了現代人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需求,也為云嶺村的農產品打通了穩定的銷售渠道,讓“田間直供餐桌”不再是口號。
不過,這類認養模式的順暢落地,離不開專業系統的技術支撐——從用戶認養操作、生長數據實時同步,到訂單管理與信息統計,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穩定的系統承接;
而廣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的認養農業系統,恰好能適配這些需求,其涵蓋的“實時可視化追溯”“用戶認養管理”等功能,剛好匹配云嶺村搭建認養平臺的實際場景,無需額外定制就能支撐模式運轉,解決了鄉村運營中的技術短板。
光有穩定銷路還不夠,云嶺村還琢磨著“給農產品提身價”——針對不同消費場景,推出了定制化產品。比如兒童營養禮包,專門圍繞孩子的生長需求,精選多種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特色作物,搭配成既好吃又營養的組合,一推出就成了家長們的“心頭好”;
還有高端禮盒,用精致的包裝將多種特色農產品組合搭配,無論是節日走親訪友,還是商務饋贈,都顯得有檔次、有心意。這些定制產品不僅讓農產品單價提高了不少,更慢慢打響了云嶺村農產品的“品質招牌”。
品牌要想走得遠,還得靠“聲量”加持。云嶺村找對了方法——聯合KOL開展廚藝直播。
直播里,KOL不僅用專業廚藝把紅色椒、黃皮椒做成了家常小炒、涼拌菜等美味,還會跟觀眾聊起云嶺村的生態養殖模式:“咱們這辣椒不打農藥,用的是有機肥,吃著放心!”同時詳細介紹農產品的品質特點,讓消費者不止“吃得到”,更“聽得懂”。
這套組合拳效果很明顯,光是節日促銷期間,農產品銷量就提升了30%,“云嶺生態”的品牌認知度也跟著漲了不少。
“認養+品牌”能落地見效,背后離不開供應鏈的優化支撐,這也是村民增收的關鍵。在供應鏈上游,云嶺村和農戶簽訂合作協議,統一提供種子、肥料等生產資料,還派技術員上門指導科學種植,從源頭保障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
中游建起了農產品加工倉儲中心,對采摘后的作物進行分揀、包裝,甚至簡單加工,讓農產品從“初級產品”變成“精致商品”,附加值一下就上去了;下游則通過認養平臺和線上線下渠道,直接對接消費者,砍掉了中間批發商的環節,既讓消費者買到更實惠的產品,也讓農戶賺得更多。
如今,不少村民不僅有了穩定收入,還參與到生產、加工、銷售全環節,慢慢從“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民,轉型成了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文章分享轉發朋友圈,加工作人員微信(chiyanmary)提供截《認養農方案》包含共享農場,認養農業的模式,以及實施方案。同時,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