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巨頭殺回即時零售!1 小時達配送 + 供應鏈硬核升級,多多買菜要打什么牌?當美團閃購、京東秒送在即時零售賽道殺得火熱,多多買菜帶著「王炸組合」強勢入局 ——2025 年率先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落地「1 小時達」即時配送服務,同步啟動覆蓋全鏈條的供應鏈智能化改造。
這場瞄準「低價提速」的戰略調整,既藏著抵御競品截流的防御心機,更透著搶占一二線品質消費市場的進攻鋒芒,標志著曾以社區團購顛覆行業的拼多多系,正以「即時化 + 數字化」雙引擎重新定義零售效率戰場。
自2025年6月起,多多買菜率先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自建商品倉庫,并計劃8月正式推出即時配送服務。初期將精選生鮮、品牌及白牌商品,借助閃送、順豐同城等第三方配送力量,實現"1小時達"。
這種"自建倉儲+第三方配送"模式,巧妙融合了美團小象超市的自營優勢與閃購的平臺靈活性,以低價策略切入即時零售市場。
服務模式上,多多買菜從傳統"隔日送站+自提"升級為"隔日達+即時配送"雙軌制。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次日自提或付費即時送貨上門。上海試點數據顯示,高頻用戶(每周下單≥3次)留存率提升25%,低頻用戶轉化率增長18%,充分驗證了服務升級的有效性。對比盒馬"30分鐘達"需3倍傳統配送成本、美團買菜"1小時達"訂單占比65%的行業現狀,多多買菜通過動態費率與混合配送實現了成本與效率的平衡。供應鏈大升級!貨盤分層+智能分倉如何讓配送更快更省?
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多多買菜實施貨盤分層策略:中心城市聚焦品質化商品,承接美團優選退出后的供應商資源,引入高規格生鮮及品牌商品,鎖定中端消費群體;下沉市場堅守性價比路線,以社區自提為主,優化物流成本。這種分層策略使中心城市客單價提升30%,下沉市場物流成本降低15%。供應鏈效率提升方面,引入AI智能分倉系統,依據訂單熱力動態調整倉儲布局。例如在深圳龍崗設置前置倉,配送半徑縮至800米,實現45分鐘送達。動態路由算法與IoT設備結合,降低空駛率20%,縣域配送成本下降41%。該系統通過就近原則(地理優先)、庫存優先級、訂單容量負載均衡三大核心規則,實現訂單自動分配,配送時效提升30%。供應商體系優化上,通過"一品多商、價低者得"競價機制篩選供應商,并要求標準化包裝生產。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從種植到配送的全鏈路監控,山東壽光蔬菜基地的每顆白菜都有"數字身份證",質量問題3分鐘內可回溯根源。該系統整合200余類數據源,使物流信息采集效率提升75%,消費者支付溢價達18.7%。成本控制上,與順豐同城采用"動態費率"合作,按單計費避免高峰期運力不足和長期成本壓力。試點"團長+騎手"混合配送模式,利用社區資源分流訂單,進一步降低履約成本。上海試點數據顯示,動態費率使配送成本降低20%,混合配送模式減少30%騎手配置。盈利方面,調整商品結構提升毛利:減少生鮮依賴,增加日化百貨等高毛利商品比例,部分省區毛利提升25%-30%。浙江某供應商引入數字化系統后,庫存周轉率提升40%,損耗減少30%,盈利大幅提高。
通過優化產品矩陣,高端溢價層(毛利率50%+)占比提升至20%,中端價值層(毛利率30%-40%)占比60%,形成金字塔型商品結構。
在即時零售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多多買菜的戰略調整旨在防御美團閃購、京東秒送對拼多多白牌商品基本盤的沖擊,同時吸引一二線優質用戶反哺主站流量。
即時配送商品將與拼多多主站百億補貼頻道深度聯動,例如從主站篩選高性價比商品進入買菜即時倉,強化"低價+高效"用戶心智。這種資源整合使主站日均流量增長15%,一二線用戶占比提升至35%。
多多買菜此次圍繞"即時化"與"供應鏈升級"的戰略調整,通過自建倉儲、第三方配送、技術賦能和貨盤分層等舉措,試圖在社區團購與即時零售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這既是應對競爭的防御性舉措,也是向高客單價市場滲透的進攻性嘗試。其成效取決于供應鏈效率與用戶體驗的協同程度。隨著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突破2萬億元,多多買菜的布局能否在激烈競爭中突圍,值得行業持續關注。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場零售革命的后續發展。社區團購運營中,你覺得供應鏈優化、團長管理、物流配送效率哪個更難?快把文章發到朋友圈,加工作人員【chiyanmary】查看《社區團購運營寶典》尋找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還有機會參與運營經驗交流群,結識更多行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