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互聯網企業眼中,伴隨互聯網成長的大學生們都是極為優質的用戶群體。但同時由于高校環境的特殊性,使得校園市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得的藍海。
正因如此,擁有校園資源的校園地推團隊、校園周邊商家企業以及大學生創業者,在搶占校園服務這片藍海市場時,具有很大的先天優勢。這也是包小存、59store、校呵呵、宅米等互聯網校園平臺能輕易得到資本青睞的邏輯基礎。
校園服務市場究竟有多大的潛力?今天赤焰信息(微信ID:yanyuncrm)就以校園兼職平臺“青團社”為案例,為大家進行分析:
青團社成立于2013年7月,在15年、16年、17年曾分別完成Pre-A輪、A輪、B輪融資,資金總額高達1.25億元。近日,青團社再次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領投方為螞蟻金服, 好未來產業基金、 保利資本參與跟投。
校園服務平臺青團社的運營模式,跟許多互聯網兼職招聘類平臺相似:企業招聘主發布兼職招募信息,學生申請報名,平臺為雙方提供信息的鏈接撮合。
較為嚴格的崗位信息與企業資質審查,是青團社的宣傳點之一,幫助安全意識和維權手段較弱的學生規避風險。
在平臺定位上,青團社創始人鄧建波認為青團社的產品形態應對標內容電商:通過精品崗位來提升用戶黏性、引導分享,腰部崗位承接大部分求職流量,中長尾內容滿足碎片化求職需求。另外,青團社計劃推出更多拼團兼職、兼職助力等社交裂變玩法,來吸納社交網絡中的流量。
而除了基礎的兼職業務之外,青團社依靠兼職的學生人群以及平臺的自建團隊,也向企業提供云地推、校園地推服務,利用學生基數幫助企業推廣產品。青團社曾承接過滴滴、美團等O2O企業地推業務,還是支付寶校園生活的兩家兼職崗位供應商之一,通過和芝麻信用綁定,將學生的兼職經歷將納入征信體系。
運營數據方面,在B端,青團社平臺已積累超過10萬家企業。在C端,青團社平臺已累積600萬注冊用戶,其中大學生占比65%,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約12分鐘。
在青團社看來,校園兼職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并非強需求。因此,不同于追求實用的其他類型招聘平臺,校園平臺在結構上,通常需要往綜合性校園服務平臺的方向,發展更多服務板塊,例如校園餐飲外賣、校園閑置二手交易、校園社區,以及最近極為火爆的校園跑腿等。
同時校園生活服務平臺需要同時對接商家和不同學生群體,天然具有本地化屬性,同時校園環境的社交屬性較強。對此,主打LBS本地化服務,立足于微信社交生態的微信小程序,可以有效挖掘校內的熟人社交網絡,是最適合校園服務平臺的系統。
赤焰信息,秉持著以小程序賦能傳統行業,讓產業擁有科技的靈魂的使命,打造了一款專業的校園一體化服務小程序系統,鏈接移動互聯網,為校園平臺發展賦能,并提供個性化訂制開發服務。
系統功能涵蓋校園兼職、校園跑腿、校園外賣、校園商城、校園交流、校園閑置、校園租賃等模塊,以小程序為交互入口,全面激活校園流量資源,助校園平臺高效獲取用戶,搶占校園服務的藍海市場。
版權所有:赤焰信息官網bingosale.net
版權所有:http://www.sw3et.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