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入局社區團購的企業來說,今年可以說是最糟糕的一年。早期布局的社區團購平臺老玩家的不斷退出,新的玩家也開始入局。社區團購的前景也讓眾多商家摸不著頭腦。
不知道大家這段時間,有沒有發現:之前各大互聯網巨頭為了爭奪社區團購市場,瘋狂地“燒錢補貼”優惠方式,現在卻很少看到了。
同時,號稱輕松月入過萬的團長們的身影也在逐漸消失。這又是因為什么呢?
其實團長們的集體“退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各大社區團購平臺的競爭力度加大,不少的玩家已經被踢出局了。同程生活、十薈團、食享會等作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就已經宣布破產倒閉。
平臺的倒閉,這也讓不少的團長的日銷量開始急劇下降。因為前期團長都是靠提成來賺錢,提成一般在10%-15%左右。提成的突然降低,團長也開始走“銷量”了。
趙女士已經從事團長職業兩年時間,據她回憶道:“一開始疫情的時候,我成為了四個社區團購平臺的團長。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活躍,兩天時間就社區1000多號人拉到了兩個群里。
大家也知道,疫情的時候,出門是會被限制的。而社區團購的模式就很受社區的居民歡迎。我每天在群里發發鏈接就可以了。最忙的時候,我鄰居都要在我這里排隊取貨。
那時候,每個月我都會有1萬多塊錢,而且工作量還很輕松。可是今年莫名其妙,訂單量開始急劇減少。有時候一天都不到10單,而且還越來越累,索性一下子我就不干了。”
不過趙女士手上的兩個群,有1000多位社區居民。她也不想浪費這么好的資源環境。趙女士也知道現在的社區團購平臺的競爭似乎,不在把重心放在團長身上了。而且源頭直采方面,要控制成本,那供應鏈就是關鍵。
現在很多的社區團購平臺,都是以自提或者送貨上門的方式配送。便利店、快遞店就頂替了團長。對于手上掌握資源的老團長們就非常難受了。
不過后來趙女士的做法就給眾多老團長指明了道路。趙女士一開始打算做微商,畢竟人脈還擺在那的。可是很多群員都會反感,微商的廣告。不得已,趙女士只能停止,防止大家退群。
趙女士深知社區團購雖然發展有點受挫,但是這種最低成本的線上銷售渠道,肯定會成為主流的購物方式。所以趙女士還是想從事回社區團購業務。
后來趙女士了解到了赤焰信息的社區團購系統,之后就開始自己做起了社區團購,找到供應商入駐,自身有足夠的人脈,生鮮又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所以趙女士又再次獲得了社區團購的紅利。
赤焰社區團購系統,作為專業管理后臺,提供一站化地管理平臺的人、貨、錢,查看平臺運營數據,實現精準營銷。
系統管理社區團長更加方便,幫助團長進行上傳商品、管理訂單、財務結算,移動化管理不受限。根據具體需求,確定社區團購訂單截止時間,生成配送清單,將商品合理分配給各社區團長。
在平臺業務方面,可以利用系統的限時秒殺、優惠券、積分、現金紅包、新人禮包等最熱門的促銷裂變玩法,刺激用戶消費和自發分享,為平臺帶來大量新會員和訂單。
目前,社區團購變得越來越規范,對于有人脈的“老團長”來說,再次創業的時候,去借助專業的工具,再次獲得社區團購的紅利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