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將至,社區團購競爭分化正在加速分化。
由于監管部門的“降溫”商品補貼,美團優選及其它平臺的銷量都有所下滑,跟年前指定的2000億、1000億目標,距離還有點遠。曾經一路沖鋒的橙心優選,計劃在全國布局市場,如今也是直接取消“戰時補貼”,開始自負盈虧。
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可以說是目前社區團購中最出色的“選手”。尤其是多多優選,今年的市值估價也是達到了46億美金,同比增長198%,前程一片大好。
由阿里MMC事業群領軍的盒馬集市,自今年3月完成換帥后,便在全國加速開城,日單量節節攀升,一路追趕美團、多多,甚至在區域市場偶有領先。成為社區團購市場的“一匹黑馬”。
盒馬集市能這樣的發展速度,都得益于阿里也將自身的供應鏈、倉配優勢,復用到社區團購業務中。
在商品端,盒馬集市一經推出就主打“精品”路線,這也使其在一線城市快速建立起口碑效應;而盒馬也在全國多地陸續推進產地直采業務。
一項最直觀的可比數據也反映了阿里系的趕超。根據鄭州市商務局發布的,8月11日的“疫情期間全市物資運送數據”顯示,當天,美團優選運送生活物資總量640噸、多多買菜運送518噸,盒馬集市運送量僅次于二者,達到360噸。
大家都知道,社區團購中流量是關鍵,其次是商家供應鏈。盒馬集市在供應鏈方面就有很好的口碑,目前對于供應商供貨的罰款制度也是比較寬松的。
盒馬集市尤其在生鮮方面做得比其它平臺都要出色,這也是為什么盒馬集市能快速拓寬市場的原因。要知道,社區團購中,對像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等規模工業制品很好控制。
但是生鮮類的產品,面臨著保質期短、存儲成本高、運輸成本高等原因。尤其是在雪糕等冷鏈產品,對物流速度非常大的要求。
武漢一位雪糕供應商表示,自己平均每天向盒馬集市供應2000多件雪糕,而美團、多多每天的單量約為1000多件。
另外,西安本地一家冰淇淋供應商也向媒體透露,今年6月開始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目前在盒馬集市的日均供貨超1500件,在多多和美團上約為700件,京喜拼拼和其它平臺則是200件上下。
所以說,供應鏈對于社區團購來說是非常重要。但是也不是每個平臺都是盒馬集市,甚至會有不少的平臺會扣押供應商的款。同程生活的破產,就讓很多供應商苦不堪言。
供應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在自家商品供應渠道、運輸渠道和線下推廣上,相比線上互聯網廠商更具優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廣州赤焰信息系統試用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