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民宿淡季關半門、一年賺不到錢,轉眼卻年入33.06萬?汕頭南澳后蘭村的逆襲,就靠一套農文旅軟件!村支書薛合弟曾對著村里的閑置宅基地犯愁——這個坐擁溪流農田的村落,明明有好風光,卻因單體民宿零散經營陷死局,直到這套系統落地,才徹底打破瓶頸,迎來營收大蛻變。

作為南澳島的典型村落,后蘭村早年的民宿經營堪稱“野蠻生長”:12家民宿由村民各自打理,沒有統一品牌,更談不上客源共享。“客人全靠線下介紹,旺季忙不過來,淡季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村民李姐回憶,2023年前全村民宿線上預訂占比僅20%,多數時候只能看著山海風光空嘆氣。更棘手的是業態單一問題。游客住一晚就走,既留不下消費,也帶不來新客。村集體想整合資源卻無從下手:合伙人怎么管?傭金怎么算?多業態怎么聯動?這些問題成了制約發展的“緊箍咒”。而這些落地難題,恰好需要一套能覆蓋“統一管理、客源引流、業態聯動”的專業系統支撐——
廣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農文旅系統的核心功能,正精準適配這類需求:其多商戶體系可幫助零散民宿實現品牌化整合與統一運營,合伙人管理模塊能規范合作流程、明確權責,傭金自動結算功能避免人工對賬的繁瑣與誤差;
線上預訂+短視頻營銷模塊則能打破線下客源依賴,活動報名功能還可串聯住宿與周邊體驗業態,從根源上解決“經營散、客源窄、消費短”的痛點。
2023年底,后蘭村引入農文旅軟件系統,從三個維度打通運營堵點:
系統的合伙人體系+代理商體系精準匹配了后蘭村“支部+協會+產業合伙人”模式。村集體通過系統招募民宿協會會長尤善華為核心合伙人,聯動12家民宿組建“溪蘭宿集”品牌,村民只需在系統提交申請就能加入集群。系統自動生成合伙人專屬后臺,從房源管理到傭金結算全流程數字化,尤善華坦言:“以前對賬要算3天,現在系統一鍵導出,分賬清晰到分。”截至2024年,超八成村民直接或間接投身經營,真正實現“一村一業”。針對客源依賴線下的痛點,系統的短視頻營銷+直播電商+統一預訂模塊構建起獲客閉環。村集體每周通過系統發起“海島慢生活”直播,鏡頭對準溪流茶園與民宿庭院,直播間直接掛載“住宿+營地”套餐鏈接。游客下單后,訂單自動同步至民宿老板的手機端,無需人工轉接。數據顯示,線上預訂占比從20%飆升至65%,2024年單場直播最高帶來32筆訂單。
系統的多商戶體系+活動報名模塊,讓“住宿+營地+水彩工坊”的設想落地。在系統后臺,民宿、營地、文創空間形成聯動:游客訂民宿時,系統自動推薦水彩體驗課;
參與營地活動后,可獲得商城優惠券。村集體通過系統設置“消費滿減”“連住獎勵”,客單價較之前提升40%。即便是旅游淡季,聯動效應也讓民宿入住率穩定在70%以上。
2024年,后蘭村交出亮眼成績單:集體收入達33.06萬元,同比增長60.7%;“溪蘭宿集”成為海島網紅IP,帶動周邊農產品銷售增長50%。尤善華感慨:“以前民宿是孤島,現在系統把大家連成網,游客能玩2天以上,消費自然漲了。”
后蘭村的蛻變證明,成功的農文旅融合絕非簡單的業態疊加,而是需要一套數字化的“中樞神經系統”。